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網上交流聚焦助推“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個小時,網民提出2016個有效提問。1月23日中午,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辦委員與市民的網上交流活動,邀請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董云虎,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陸月星,市政協常委、社會科學界召集人、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社科院原院長張道根,市政協委員、浦東新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姬兆亮,市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陸銘,圍繞“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助推‘十四五’良好開局”主題,就落實好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戰略任務和“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與市民進行互動討論,為上海奮力創造新時代發展新奇跡匯聚智慧和力量。5位委員回答了其中45個問題。
“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推動“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對加快構筑新時代新階段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在制定和實施上海“十四五”規劃中,市政協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市政協主席董云虎回答說,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市政協始終堅持以“協”成事、以“商”求同、以“專”提質,聚焦上海“十四五”發展的主要目標、政策取向、具體舉措等深入調研、精準建言,具有獨特優勢、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市政協把謀劃上海“十四五”發展作為履職重點,形成16個較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并就上海“十四五”發展的主題主線、指標設定、發展動力、人口土地等重大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謀劃制訂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作出了應有貢獻。2021年,市政協還將圍繞“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聚焦發展“五型經濟”、建設“五大新城”、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等重大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為上海開啟新征程、再創新奇跡匯聚智慧和力量。
實施垃圾分類已成為上海城市新時尚,下一步還要怎么做?陸月星回答:垃圾分類的目標是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下一步上海需要重點在資源化方面作更大努力。比如:濕垃圾處置利用,加快處置設施建設,優化生化處理技術路線,盡可能實現還田利用。還會構建全品類(包括大件垃圾等)回收體系,盡可能實現應收盡收。二手品(舊貨)交易市場也將以全新面貌出現,盡可能實現物盡其用。“公園城市”是上海“十四五”發展的目標,也是網友關心的話題。對此,陸月星表示,由“園在城中”變成“城在園中”就是上海的目標。具體實現路徑是:加快公園綠地建設,至“十四五”末公園總數達到1000座,并形成郊野公園、綜合公園、歷史名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街心花園)等種類齊全、布局均衡的公園體系;加快生態網絡建設,重點推進生態廊道、城市綠道、立體綠網、農田林網建設,實行綠地、林地、濕地和各類生態要素融合發展,打造生態之城。
交通擁堵是個頑癥,網友問張道根有何對策。對此,張道根表示,這是城市永恒的難題,城市規模越大,經濟和社會發展越快,交通問題會越突出。對上海這樣的城市,軌道交通是解決擁堵問題的最根本方式。同時,優化調整地面交通、有效引導限制私家車和發展智能化交通管理體系也都能起到一定作用。上海是建設中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張道根說,金融最大的功能是優化資金配置、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最大的危險就是自我循環,只靠錢生錢來賺取最大利潤。他建議上海進一步擴大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提高直接融資占比、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
浦東在發展“五型經濟”、增強核心能級的過程中,將如何兼顧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推出切實惠企的政策?對此,姬兆亮表示,浦東將落實全市要求,加快發展創新內核高能、總部高度集聚、服務能級強勁、流量高頻匯聚、深度融入全球的產業形態,做強做優“五型經濟”,”增強核心能級。“十四五”財政扶持政策和專項資金政策將緊緊圍繞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和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發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強化政策效應,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關于網友關心的城市數字化轉型問題,姬兆亮表示,這是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浦東緊緊圍繞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打造,高度重視基礎建設,積極推進新技術應用創新、新場景落地和新成果轉化,堅持統籌集約、標準先行和安全守護,在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積極布局、持續發力。
網上交流中,陸銘回答了不少網友提問。他認為,中國當前城鄉和區域發展面臨的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空間錯配,在人口大量流入的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的大城市,土地供應相對受到局限,戶籍制度仍然在局限人口增長,勞動力價格上漲明顯。而在人口流出地,過去若干年建設了大量工業園和新城,但卻出現嚴重的閑置,投資回報低,政府債務嚴重。如果解決了這種空間錯配,房價高企、內需不振、公共服務、大城市病、產業升級、“雙循環”、高校畢業生“留滬難”等問題都有機會迎刃而解。
(稿件來源:“政協頭條”APP 攝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