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紅色水上旅游線路
王慧敏
紅色遺跡是上海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上海紅色旅游開發的重要載體。上海在豐富紅色旅游路線、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創新紅色旅游模式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首先,紅色旅游模式較為單一,缺乏互動體驗,吸引力不足。有研究明確表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如果以導游解說為主,游客只會記住10%;如果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示,游客也只會記住30%;只有游客自己深入體驗后,才會記住90%以上。目前,上海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大多為一些紀念館、遺址、故居,其開發方式主要以道具陳列、文字圖片說明及工作人員講解為主,大大降低了游客的體驗感和互動性。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景點氛圍稍顯嚴肅,與休閑旅游、購物旅游相比,吸引力不足。
其次,紅色旅游線路不夠豐富,缺乏聯動發展,融合度較差。目前,上海紅色文化資源網站推出的10條上海紅色旅游路線都是由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組成,且還是以城區的著名紅色景點為主,缺乏與上海其他豐富旅游資源的有機結合,線路設計不夠豐富多樣。上海很多的紅色遺跡坐落于熱鬧城區的大街小巷,一棟樓甚至一個房間就是一個紅色景點,因此就單個紅色景點而言,旅游項目少,旅游內容單一,旅游時長短,各個景點之間聯動發展較少。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可開辟紅色水上旅游線路,水、岸結合。
要豐富“一江一河”沿線紅色主題旅游線路,串聯兩岸沿線零散的紅色旅游景點,提高游客體驗度。黃浦江紅色水上旅游線路一:(岸上)外灘歷史紀念館→(登船游覽)十六鋪碼頭→人民英雄紀念塔→外白渡橋→(下船/岸上)秦皇島碼頭/初心啟航展廳(留法勤工儉學出發地)→(岸上)猶太難民紀念館→(岸上)遠東反戰大會舊址→外灘萬博博覽建筑群→十六鋪碼頭;黃浦江紅色水上旅游線路二:(岸上)海關大樓、廣大華行舊址、上海人民保安隊總指揮部舊址→金陵東路碼頭(登船游覽)→人民英雄紀念塔→外白渡橋→(岸上)江南造船廠遺址→外白渡橋→外灘萬博博覽建筑群→金陵東路碼頭。蘇州河紅色水上旅游線路:長風公園碼頭→(岸上)第一紡織機械廠舊址→(岸上)愚園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岸上)福新面粉廠→(岸上)四行倉庫→(岸上)→(岸上)新泰倉庫→(岸上)外灘歷史紀念館→人民英雄紀念塔→十六鋪碼頭。
要整合上海城區與郊區水上紅色旅游資源,串聯周邊(崇明島)地區紅色旅游資源,開展紅色教育和研學旅行。以崇明島為例,其與上海城區之間的單程距離為63千米,水上行駛時間約為3.5小時,島上共有主要紅色革命舊址、遺址及紀念設施22處。因此可將其與上海城區的紅色旅游景點進行串聯,設計一條“紅色崇明一日游”線路。崇明島紅色水上旅游線:秦皇島碼頭/初心啟航展廳(留法勤工儉學出發地)→(岸上)淞滬抗戰紀念館→(登島參觀)崇明島島碑、崇明區博物館、崇明區檔案館、崇明區烈士館、解放崇明島登陸紀念碑、崇明施家河沿地下黨斗爭史展覽館、豎河鎮大燒殺遺址、“海界宅事件”紀念館、崇明民眾抗日自衛總隊高宅蔡天主堂自衛戰舊址、瀛東村村史館、長興島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塔→十六鋪碼頭。
。ㄗ髡呦凳姓䥇f常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民革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