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協與鹿特丹市舉行“養老和健康老齡化”視頻會議
1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協與鹿特丹市政府舉行“養老和健康老齡化”視頻會議。圍繞養老和健康老齡化議題,多位政協委員與鹿特丹市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展開交流。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黃震及鹿特丹市副市長克里斯汀·艾斯克絲視頻致辭。
黃震說,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比例已超36%,上海的養老服務發展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為使上海的老年朋友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上海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專門制定了《上海市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了18項發展指標、10大重點任務以及重大項目和保障措施,對未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養老服務制度,高水平的養老服務發展體系,高品質的養老服務產品,高質量的養老行業管理,多層次的養老服務供給梯度等方面提出了發展方向和具體要求。荷蘭在養老服務事業中,理念先進,體系完善,且重視全社會、全年齡段對養老問題的共同重視與參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做法,非常值得上海學習借鑒。我們舉辦此次會議,正是希望通過雙方專業、深入、務實的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為兩地養老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克里斯汀·艾斯克絲表示,城市之間的友誼和合作并不只是分享知識,也是共同面對挑戰,并且互相咨詢建議。盡管荷中兩國的政治體制不同,但都秉持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為老年人提供他們應有的、周到的照護和設施。老年社區照護和關注老齡化問題也不是只跟政府相關,其實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上海在這方面擁有很多經驗,希望兩地加強合作交流,共謀養老和健康老齡化新路徑。
2020年底,荷蘭鹿特丹市政廳提出,希望與市政協共同舉辦主題為“養老和健康老齡化”的視頻會議,為后疫情時代重啟雙方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后因荷蘭疫情反復,活動暫緩。近期,雙方商定舉辦視頻會議,以繼續雙方友好合作。會上,雙方就社區養老及醫養結合,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相結合,老年癡呆癥及其護理,養老行業發展及其電子化解決方案等方面展開交流。談及建立認知障礙癥患者友好型城市,鹿特丹市政府“認知障礙癥患者友好型城市”項目經理馬塞拉·布拉姆斯坎普表示,應注重提供在居家方面之外更多的支持,建立對患者友好型的城市,關注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幫助他們應對患失智癥所帶來的不安全感。
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鳴主持會議。
(外事處供稿)